• 设为首页  |   加入收藏 |
  • 繁体中文
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简介

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9月23日在宁夏银川成立,为中国考古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。本委员会是由研究丝绸之路考古学以及相关学术领域的学者组成,以促进丝绸之路考古学以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、推动中国丝绸之路考古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。基本组成包括主任委员、常务副主任委员、副主任委员、秘书长和委员,委员会下设秘书组,作为专业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,秘书组设在银川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,包括秘书长一名、秘书组长一名、秘书若干。委员有60余人。

本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在中国考古学会指导下展开,遵循《中国考古学会章程》,团结广大从事丝绸之路考古相关领域研究的工作者,以奉献、创新、协作的精神,努力为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的所有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为促进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
联系我们

feiwen2@163.com

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人员构成

主任:

安家瑶

常务副主任:

罗丰

副主任:(以姓氏笔画为序)

水涛、王辉、王建新、刘旭、朱岩石、李水城
杨建华、张庆捷、张建林、荣新江、高大伦
霍巍、魏坚

秘书长:

沈睿文

委员:(以姓氏笔画为序)

于志勇、马健、马晓玲、王戈、王辉、王樾
王志高、王建新、方辉、水涛、仝涛、艾力江·艾莎
冉万里、齐东方、安家瑶、全洪、孙莉、孙健
刘旭、刘文锁、刘呆运、任晓燕、朱岩石、巫新华
沈睿文、陈凌、张威、张全超、张庆捷、张建林
张德芳、张小刚、张良仁、李肖、李政、李文瑛
李水城、李延祥、吴春明、沙武田、杨瑾、杨建华
杨军凯、罗丰、郑岩、单月英、林梅村、周旸、赵丰
姜波、荣新江、秦大树、郭物、高大伦、梅建军
龚国强、曹兵武、焦南峰、熊昭明、魏坚、霍巍

邢义田:再论“中原制造” 欧亚草原古代金属动物纹饰品的产销与仿...
邢义田:再论“中原制造” 欧亚草原古代金属动物纹饰品的产销与仿制(上)
  一九九九年在西安北郊北康村发现了战国铸铜工匠墓,可以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迄今最有利的证据。墓中发现了很多用于制作金属工艺品的泥范和工具,因此可判断墓主的身份是一个工匠。从出土模具的纹样,可以清楚看到泥范上马的形像,完全具有草原斯基泰文化艺术的特色,将它和黑海出土的铜马饰对比,在总体造型和向前反.........[详情]
张小刚:敦煌摩利支天经像
张小刚:敦煌摩利支天经像
  摩利支天,梵名Marici-deva,是密教信奉的女神之一,其特点是常行日前,能隐形,不空译《佛说摩利支天经》云:“有天女名摩利支,有大神通自在之力,常行日月天前,日天月天不能见彼,彼能见日”,修持摩利支天法的人,得其加护,“一切怨家、恶人悉不能见,一切灾难皆得解脱”[1],故民间往往诵持《摩利支天经》或供养.........[详情]
王煜、王欢:三国时期吴地黄道十二宫图像试探
王煜、王欢:三国时期吴地黄道十二宫图像试探
  人们将太阳一年中在恒星间的视运动轨迹称为“黄道”,“黄道十二宫”即指分布在黄道南北各宽约8度的圈带内的十二个星区,实际上即是对黄道带的十二等分。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家用动物和其他事物对其命名,表现为图像即为黄道十二宫图像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,联系更有说服力的材料,将三国时期吴地铜镜出现的一些图像.........[详情]
郭物:翻唇神兽:东方的“格里芬”
郭物:翻唇神兽:东方的“格里芬”
  1979年,考古学家在大夏古都之西约70公里的地方偶然发现一个埋藏了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墓地。墓地位于阿富汗北境席巴尔甘东北5公里处一个名叫“黄金之丘”的地方。古墓建在一个史前神殿遗址上,一共有6座排列有序的墓葬,墓中主要随葬品具有游牧文化特点,其它则是来自古代罗马、帕提亚(中国称“安息”)、大夏、印度和西汉.........[详情]
王煜、唐熙阳:汉代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之关系及其背景
王煜、唐熙阳:汉代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之关系及其背景
汉画像中有大量关于西王母图像,对其的研究已经是考古学、艺术史、历史学、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。其中关于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像的关系尤其引入注目,许多学者都作过一定程度的探索。但目前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,某些西王母图像与西方女神的关系似乎有迹可循,但要确定却十分困难。这些现象到底如何去解释,汉代.........[详情]
张小贵:祆教“苏鲁支”语源考
  近年福建霞浦新发现了一批民间宗教科仪抄本,其间多见“苏鲁(路)支佛”之名[1],甚至有专颂该佛之唱词,证明源于古代波斯的祆教亦为中国民间宗教所吸收,或者说,该教在中国最终亦汇入了中国之民间宗教。本文拟就该教创立者“苏鲁支”一词的语源作一考察,冀为日后解读霞浦抄本所见祆教成分作一铺垫。不妥之处,仰祈.........[详情]
刘文锁:“无端来作岭南人”:陈寅恪与内陆欧亚学的因缘
刘文锁:“无端来作岭南人”:陈寅恪与内陆欧亚学的因缘
近来重读《陈寅恪集·诗集附唐筼诗存》及《书信集》,从一些语句里,读出了一条与内陆欧亚学的因缘。寅恪先生少时受教,因家学的影响,曾意识到“神州文化”与域外文化的关系;及后来游学日、欧、美,得预国际内陆欧亚历史语言学之潮流,并以精通内亚等历史语言而为人所景仰,成为他人生的传奇之一。.........[详情]
杨建华:国外关于欧亚草原史前时代晚期的综合研究评介
杨建华:国外关于欧亚草原史前时代晚期的综合研究评介
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,出现过两种古代文明,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。他们分别是建立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不同的生业模式基础上。因此,在社会结构和国家管理机制方面有很大的差异,由此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各有所长。这两类文明之间的交往主要发生在欧亚大陆,农业文明分布在南部靠海的部分,牧业文明分布在北部的内陆地区,这种.........[详情]

版权所有: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:山西云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地址: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:750001 联系电话:0951-5014363 电子邮箱:nxkgs@sina.cn

ADD: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
No.121,Limin Street,Xingqing District,Yinchuan City,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,750001,China

TEL:0951 5014363    FAX:0951 5035563    E-mail:nxkgs@sina.cn

备案号:宁ICP备16001783号-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